战“疫”日记:让患者和无创呼吸机“和平相处”

2020-03-02

时间:2月12日

地点: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区

记录人:黄丽梅(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)

 

  今晚是夜班,10点钟出发,临走前吃了个鸡蛋,老师们说这样顶饱并且可以减少水分的摄入。


  一整晚下来,汗流浃背,感觉这是几天来我上的最难的一个班。也许会有人认为夜间0-4点之间不会有什么治疗,但对于这些重病患者来说,病情变化最快的也往往是这个时间段。今晚负责12位病人的治疗与护理,其中病危4人,病重8人,4人使用无创呼吸,需要心电监护的病人有5人,一整晚都在不停地奔波忙碌中。病房是没有陪护的,一切生活护理也都需要我们来完成。7床阿姨肚子饿了需要喝粥,13床叔叔要喝水,而他们都戴着无创呼吸机,喝水吃饭都需要取下呼吸面罩,血氧饱和度波动会比较大。高流量吸氧的11床老大爷晚上睡觉会不自觉把面罩扯下,血氧就会蹭蹭蹭往下掉。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我来说,刚开始上班时遇到这些情况可能会很恐慌,不知道怎么去处理,不知道如何和这台无创呼吸机“和平相处”。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,今晚的我处理起来有条不紊,同时可以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,一起搭班的医生看到我时,远远的向我竖起了大拇指。


  9床叔叔在凌晨三点钟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,心率飙到138次/分,心电监护仪报警的声音在病房里响彻,我立即报告医生,调节了呼吸机参数,一旁我握着叔叔的手,轻声的安抚着他,告诉他顺着呼吸机的频率调整呼吸。总算有惊无险,渐渐地,叔叔的生命体征恢复到了平稳状态。那一刻,透过护目镜我看到了他眼角的泪珠。


  下班已是清晨,天气稍冷,贴上龙老师给的暖宝宝,等待返回酒店的车时终于可以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。


  虽今暮光被无垠的黑所覆盖,但我们仍想守望着明天的灿烂和醒来的武汉。我相信好消息、热干面和武汉樱花都会如约而至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,武汉,我们一起加油!



整理:张楠

指导:张小燕